新闻动态
“神医”刘洪斌:3年换9个身份,诈骗近80亿,被揭穿后还百般抵赖_节目_养生_药品
娱乐天天聊
现代社会资讯发达,各种骗术也屡见不鲜。
早在几年前,电视上就曾经出现过这么一群人,他们凭借着“精湛的演技”为自己披上了医生、专家的外皮。
在短短几年间坑害了无数老人,其中就包括著名“神医”刘洪斌。
2014年起,一位名叫刘宏斌的养生专家开始频繁登上各大卫视的“养生保健节目”。
在节目上,这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一会是西装革履的北大教授,一会儿又换上蒙古袍,成为了蒙医的第五代传人。
不仅如此,刘洪斌同时还是“著名中医养生保健专家”、“苗医绝技传承人”、“御医世家传人”等。
短短三年间,刘洪斌在电视上扮演了足足9个来自不同领域的医学专家。
展开剩余86%而这“9位专家”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,那就是向观众们推荐各种药品和保健品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2017年到2017年的3年间,刘洪斌先后出现在六个省级卫视。
分别向观众们推荐了唐通5.0、药王风痛方、苗仙咳喘方、蒙药心脑方、助眠晚餐等多种保健药品。
在“节目”上,刘洪斌时常夸大其词。
不仅声称“唐通5.0”可以使胰岛素细胞再生,从此以后糖尿病人也可以“放心吃喝”。
更宣称只要用过了她推荐的苗医咳喘方,哪怕是肺部已经纤维化的病人也不再需要吃药打针。
除此之外,在推荐天山雪莲时,刘洪斌甚至还宣称其能够“包治百病”。
不仅如此,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,这些“节目”上往往还会出现“主持人”、“患者”等角色配合刘洪斌演出。
整个“节目”看起来十分正规,再加上在卫视平台播出,很快就收获了一大批老年人的信任。
就这样,刘洪斌凭借着自身精湛的演技穿梭于各大卫视售卖“神药”。
三年间,为众多无良药商狂揽近80亿。
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,随着网络的日渐发达,刘洪斌售卖“神药”的行为终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多方关注。
2017年6月20日,人民日报发布“中国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和她的全国卫视之旅”一文亲自下场打假。
文章一经发出,立刻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回响。
有记者依据人民日报发出的文章调查了刘洪斌的“专家”身份,发现无论是刘洪斌宣称曾任职的地坛医院还是北京大学都查无此人。
就连北京市药监局都表示,没有在北京的注册职业药师系统中找到这个名为“刘洪斌”的老太太。
最终还是在一位导演的透露下,“刘洪斌”的真实身份才终于得以曝光。
原来这个老太太并非她所自称的医药专家,而是北京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群众演员。
据这位导演透露,“刘洪斌”并非这个老太太的真名,但她的真名叫做什么,却也不得而知。
只知道这个老太太自退休以后就一直在当群众演员,是圈子里有名的老群演,代言了很多广告,演技十分厉害。
伴随着人民日报的曝光,嚣张3年多,欺骗了无数老年人的“刘洪斌”终于被抓捕归案。
娱乐天天聊
然而纵使在落网后,面对堪称证据确凿的罪证,“刘洪斌”依旧拒不认罪。
直到警方将那些“神药”的化验报告摆到“刘洪斌”面前,“刘洪斌”才终于放弃抵抗,交代了所有罪行。
至此,一直隐藏在“刘洪斌”背后的利益链也终于浮出水面。
原来不仅“刘洪斌”的专家身份是假,就连她出演的那些“养生访谈节目”,也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存在。
据某位药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刘洪斌这些年出演的并非是卫视节目,而是一个又一个被包装成访谈节目的广告宣传片。
据悉,由于近年来国人对于健康养生方面关注的日益增长。
再加上商业利益显著,导致养生类节目成为了行业内有名的香饽饽,但许多保健品根本达不到出演养生类节目的资格,
于是为了宣传自家商品,这些药品公司索性另辟蹊径。
既然正经的节目不能上,那不如直接将广告拍成“节目”,反正只要有专家和平台背书,自然就会有人买账。
然而专家哪里是这么好找的,于是许多传媒公司为了赚钱,便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与其去花大价钱邀请真专家,倒不如他们自己包装出一个“专家”来,于是“刘洪斌”就这样诞生了。
据悉,当时许多传媒公司都参与过这类广告的拍摄,拍摄产品多以保健药品、减肥产品为主。
广告片中出现的专家和患者绝大多数都是群众演员,而对于专家的扮演者,传媒公司则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。
首先扮演专家的人不需要长得多么好看,但气质一定要好,要能够匹配上广告宣传头衔和履历最重要的是能使观众产生信赖感。
“刘洪斌”之所以能够在三年内扮演9种不同身份的专家。
不仅是因为她的演技好,更是因为她的形象气质都符合大众刻板印象中的专家形象。
最终,随着“刘洪斌”身份的曝光,这个原本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诈骗产业终于也迎来了终结。
然而“刘洪斌”虽然已经消失,但售卖虚假药品、保健品的行业却依旧存在。
只不过他们将“舞台”从电视上转移到了生活里和网络中。
时至今日,依旧有许多老年人会因为销售人员的甜言蜜语,而大肆购买一些对健康毫无益处甚至有害的保健药品。
面对这种情况,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国人的健康素养,更要加大对于保健品生产及售卖宣传的监管力度。
消费者的信任不该被无良商家所利用,医学更不应成为坏人行骗的工具。
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对医药广告及保健品广告的监管,提高全民反诈意识,才能真正将诈骗的苗头彻底掐灭在摇篮里。
.
参考资料:
1、华商网:起底“神医”刘洪斌:人在北京 退休后当群演让哭就哭
2、法制晚报:“刘洪斌式专家”多由传媒公司包装 首先看形象气质
3、人民日报:中国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和她的全国卫视之旅
4、百度百科:刘洪斌百度百科
5、华西都市报:3年换10余个身份 万能专家刘洪斌是谁?
娱乐天天聊
发布于:山东省